
2011级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本科生;中共党员;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前往内蒙古鄂尔多斯支教一年;2019届体育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间参加了加拿大和摩洛哥的交流项目。在校期间作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棒球队队员,多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棒球锦标赛总决赛,屡次获得全国冠军;荣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6-2017学年“优秀学生干部”称号;荣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年度教育奖励基金外教社奖。毕业后将就职于复旦大学体育教学部,任体育教师一职。
感 恩
“七年上外情,一生上外人”,上外为我们体育生提供了很大的舞台来锻炼自己、展现自己。我在2011年入学,随后加入了校学联体育文化中心。我从一名什么都不会的部员慢慢跟着前辈学习,最后成为体育文化中心的主任,期间协助体育教学部举办了校运会、“校长杯”等赛事。2014年,即将本科毕业的我入选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在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的高中部担任德育处支教教师。支教期间协助德育处老师进行管理,组织开展主题班级活动,并担任高二(2)班的副班主任。我非常感谢东联老师们对我的悉心指导,那段支教的日子让我收获颇丰。

为期一年的支教结束后,我返回了上外,开始了我的研究生旅程。研究生期间,我非常幸运地得到了出国交流的机会——代表上海外国语大学棒球队前往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交流学习。这是我第一次走出国门,走进世界一流大学。在阿尔伯塔大学,我学到了优秀的教育方法,拓宽了我的视野,对于国际运动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2017年,我去了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哈桑二世大学孔子学院。摩洛哥与加拿大不同,当地的风土人情更具特色。我有幸参与了国际研讨会的筹备工作,得到了实践和锻炼。
坚 持
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我虽不是天才,但我一直竭尽全力追求属于我的梦想。“新时代的中国,需要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作为新时代的体育人,同样需要为建设体育强国作出贡献,弘扬体育精神,传递正能量。

我从11岁开始接触棒球,到现在已经有16个年头了。学生球员虽然比不上专业队,但是我们同样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奋斗。记得小时候,每当周围同学开始享受假期的快乐时,我们却要开始接受非常严格的训练。终于不负初心,不负老师的信任,我于2011年进入上外棒球队。但是我的实力在上外这个精英聚集之地并不出众,可我从不妄自菲薄,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承担自己的那份责任,比如辅助上场的主力球员训练,我多投几个球,让他们多打几棒。同时我也帮助球队做好比赛记录,让教练可以第一时间掌握比赛走向和对手数据,及时反馈队友状况,以协助教练对于比赛战略做出及时的调整。虽然这些工作对球队发展只是九牛一毛,但我仍然认真尽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因为我是上外棒球队的一员。
上外棒球队多次获得中国大学生棒球联赛总冠军,在注重运动成绩之外,也要求队员们加强文化专业学习和思想政治建设,并在2014年荣获上海市“五四青年”集体称号。我们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的发展方向,尊崇体育精神内涵,展现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战胜自我的超越精神、永争第一的拼搏精神。

我坚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2018年,我获得了去复旦大学实习的机会。松江到杨浦的距离几乎横跨了上海,并且体育课早上8点开始,作为实习体育老师又要保证有充沛的精力,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我永远不会忘记凌晨5点的松江,那寒冬或酷暑的日出都已刻在了我的脑海中。每周两天的教学日都要麻烦宿舍楼阿姨帮我开门,有时候我还会在地铁上睡着坐过站;周五下午带复旦棒垒球队训练,结束后回到家吃饭休息往往已经是晚上八九点。这期间我常常休息不足,身体状态日益下滑。但是我从未有一丝懈怠,因为我相信年轻就是要拼搏!最后我成功应聘到了复旦大学体育教师一职,以棒垒球教学为主。未来我希望可以将棒垒球能文化特色发展起来,让更多人了解接触这项运动。
前不久上海市大学生垒球锦标赛落下帷幕,我作为教练员协助复旦垒球队获得2019年上海市大学生垒球冠军。未来在复旦大学,我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思想,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七年的上外生活即将结束,感谢一路帮助支持我的上外老师们,感谢一同陪伴度过七年的上外棒球队。往后无论在哪里,我永远是一名上外人。祝愿上外的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愿上外的学弟学妹们学业有成,心之所向,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