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精品课程《棒球》
上海市精品课程《棒球》
发布时间: 2020-11-02 浏览次数: 282

课程概述

棒球运动在我国开展虽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并没有受到很多人的关注,群众基础相当薄弱。棒球运动所具有趣味性、游戏性、军事性、竞争性和智慧性等特点,非常适合在大学生中开展。现代棒球运动遍及世界五大洲,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广泛开展。美国、日本、古巴等国家最为盛行。棒球也早就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虽然在下一届的伦敦奥运会上没有棒球项目,但我们相信棒球运动会尽快回归奥运大家庭的。

我校《棒球》课程,于2012年被评为上海高校市级体育和健康教育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为王骏教授。本课程是以棒球基本技术、基本战术、棒球理论为教学内容,立足于继承、发扬棒球体育文化,促进全国高校及世界棒球体育文化交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校就开始系统地致力于规划对棒球课程进行了的发掘、整理、引进、继承、推广、普及、发展、提高、与改革提升之中,并组建了棒球运动队,参加上海市高校及全国高校的棒球比赛,多次获得冠军。 2000年我校把棒球设置为体育专业课,也是全国普通高校最早将棒球纳入课堂的高校之一。

初级阶段:我校棒球课开设初期所选用的教材几乎全部是从日本学来的。当时的课程内容主要围绕运动技能,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主,难以适应普及大学生棒球运动为主题的教学需要。

改革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在教学改革形势的推动下,本课程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我们从调查研究入手,对全国高校开展棒球运动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并以上海市高校的棒球教学为实验基地(我校是上海市大学生体育协会棒球分会主席单位),以我校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实验,花费了多年的时间为改革《棒球》教学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经过上述工作,使《棒球》教学建设得到很大的提高,设置了棒球专业课,并得到其他高校的肯定与认可。

走向成熟阶段: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与积累,我校棒球课程逐步走向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师资队伍不断壮大,为满足广大学生的棒球学习需要,我校基本形成了中青年结合、高学历与高职称相辅的棒球课程师资队伍。其中,教授1人,高级教练1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助教1人;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4人。学生受益面广,每学年参加各层次棒球课程的在校生达到500人以上。

课程体系日趋完善。棒球师资队伍的壮大,带动了我校棒球课程体系的完善。将棒球技术课程、课余棒球训练、棒球文化课程、棒球协会活动、课余棒球锻炼等形式纳入大棒球课程体系。其中,棒球技术课程为中心课程,具体课程有:体育与健康、棒球教学与实践、棒球高水平运动队训练、体育欣赏-棒球(公共选修课)。


课程教学内容

一项能够代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体育运动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一是要有群众基础,即开展得要广,二是应该是一项集体性的运动,三是要有独特性,即能够体现上外独有的人文精神。棒球是美国的国球,几乎每个美国人都能看懂棒球,上外的学生为什么会看不懂?因为国内球运动普及度不高,缺乏专业知识。我校是培养国际化精英人才的学校,学生通过棒球专业课,学习棒球,了解棒球,符合我校国际化的办学理念。

本课程分四大教学模块,共36学时。具体实施是将几个模块按教学内容交叉进行,具体如下:

模块一:理论课。主要通过课堂讲授棒球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战术等内容。所占学时6学时;

模块二:实践课。主要包括户外棒球场学习,棒球规则、棒球的基本技战术。所占学时20学时

模块三:棒球录像教学课程。一共有四个专题的教学片,所占学时6学时;

模块四:课堂讨论。对棒球运动的理念、棒球比赛视频、以及课内重点内容进行讨论,所占学时4学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对棒球运动规则的认识。(2)如何运用所学的棒球技能参与棒球比赛,欣赏棒球比赛。

解决办法:(1)通过实践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将棒球运动的特点进行解析,来帮助学生加深认识和理解。(2)配合理论教学通过录像教学、了解棒球技术战术的演变,以及通过棒球教学比赛,来让学生运用棒球技术,了解规则。(3)通过教学网络介绍当今棒球运动的动态、引导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增强学生对棒球技术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棒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在教学方法上以实践课为主, 但为了加强学生对

内容的理解,除了在棒球场学习棒球技战术以外, 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及视频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棒球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的手段之一。学生从实践探究中获取知识,并通过自评、互评、讲评、讨论、总结,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不断提高认识,从棒球实践中领略探究的乐趣,从而增强学习知识的主动性。

1)重视课堂理论教学: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仪、录像机等),能够实施多种形式的多媒体教学。促使棒球实践性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2)突出棒球技战术教学与棒球比赛的结合:学生通过学得的棒球技战术,参与棒球教学比赛,实现了理论授课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改革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的良好教学效果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深受专业教师的好评。效果主要体现在:校棒球队夺得2000—2012年上海市高校棒球联赛十一连冠。201112年全国大学生棒球联赛两连冠。


课程设计思想、效果和课程目标:

棒球运动是集游戏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项目,参与其中的人能够在运动中深深的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愉悦身心。同时棒球运动有其自身的特点,其进攻和防守完全分开,比赛双方比的不仅是技战术能力和勇气,更重要的是比双方的智慧,尤其是投手和击球员的较量,是双方较量智慧的核心,正是这些特点使棒球运动具有了其独特的欣赏价值。通过棒球实践教学,学生加深了对棒球运动的理解,得到了更多参与实践比赛的机会、获得了更大提升能力的空间,更深刻地理解了棒球运动的规则和进行棒球运动的全过程。


课程内容:

棒球实践课程设置了5个基本环节,总计20学时,目的是巩固课程讲授的知识、方法,熟悉棒球技战术的使用。

1、传接球技术            教学课时:2学时

2、投手、接手技术        教学课时:2学时

3、击球技术              教学课时:2学时

4、棒球战术、规则        教学课时:4学时

5、棒球比赛              教学课时:10学时


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1.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指导(示范、讲解)、学生练习(反复体会动作)、观摩(录像、训练和比赛)、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教学实习、教学比赛、裁判实习等。

2.教师指导方法

2.1直观类指导方法:示范、录像、图解、照片、现场观摩等;

2.2语言类指导方法:讲解、提问、提示、建议、口令、纠错、欣赏、评价等;

2.3演练类方法:单个动作分解与组合法、多项技术组合练习法、技战术组合练习法、综合练习法、比赛法等。

2.4控制类指导方法:教师根据不同练习目标,通过对练习过程中的基本条件进行限制,使学生形成正确、合理技术动作的方法。经常采用的方式是:对时间、环境、次数、方向、幅度、距离、频率等条件加以限制。


考核内容与方法:

1.技术达标                方法:教师统一考核;

2.技术评定                方法:教师统一考核;

3.理论考试                方法:使用计算机网络,统一考核;


教学条件

一、教材的选用与建设

《大学生体育健康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棒球规则》(第二版)三民图书公司出版社  2008

二、促进学生自助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1)通过课堂教学,定期向学生传授专业英语术语,指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促进学习兴趣的形成;

2)在教学过程中,组织专门的裁判培训班,加强棒球裁判法的学习和培训,培养学生自主裁判能力;

3)任课教师向学生介绍选课内容、教材参考书和相关资料;

4)通过校园网,将慕课、电子教案、技战术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

三、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

体育部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仪器”及相关的教材,供学生使用和借阅,收效良好。

四、实践性教学环境

1)教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辅助教材等教学资源齐全、规范。群体活动、运动队训练计划详实;

2)棒球理论和部分实践环节实行多媒体解析教学,如基本的技术、攻防战术等;

3)制定了教学评价体系,综合同行、专家和学生的评价,完善了教学监督机制;

4)充分发挥体育单项协会和学生社团的作用,结合教学内容,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校内外的竞赛和群体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机制,并形成一定规模和形式;

5)加强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机制,使其进入良性循环,形成计划、实施(过程)、结果(成绩)的连带教学体系,以教学促进训练,以训练带动群体活动,不断扩大社会影响;

6)建立了相应的反馈系统,通过课堂教学、竞赛和群体活动,系统掌握学生的学习信息和教学评价信息,通过学校教学信息网可查询体育成绩;

7)建立了教师绩效管理体质;

8)场馆设施条件:学校现有两块可用于棒球教学的田径场地,力量健身房,游泳池,配备了专用的击球器等设备,有效的保证了教学与训练。

五、网络教学环境

1)校园网络建设为网络教学提供了硬件环境,为校园网络课程的开设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2)结合棒球课的教学特点,制作了棒球慕课以及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校棒球队参加的全国高校、上海高校和海外大学生的棒球比赛,通过电视台、网络和报纸的报道,在国内外扩大了影响,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很好地展示了学校体育教学成果,促进了体育课程建设,丰富了校园文化。

4)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配备齐全,很好地满足了教学需要。部分电子教案、网络教学视频和讲课录像,为学生提供了自学的平台,有效补充了课堂教学。

5)学生宿舍网络终端为网络教学提供了自学的空间。

6)建设《棒球课程》网站,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棒球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