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6日上午,体育教育学专业研究生集体参观中国留学生博物馆“天下归心”常设展览。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通过回顾中国留学生历史,了解中国对外文化交流,感受留学生爱国之情和执着追求的精神,提高学生对于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学习留学生历史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继承发扬优良传统,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贡献!

中国留学生博物馆简介
中国留学生博物馆是部分归国中国留学生在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创建的公益性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博物馆筹备之时,上海市委组织部有关领导和几个留学生一起,围坐在由木工板搭起的小桌子旁,一起规划设计了中国留学生博物馆的蓝图。有留学生捐献出房子做展馆,有留学生设计装修图,有留学生布置展览,有留学生捐赠出藏品。所有这一切,都是留学生们义务的、免费的。
中国留学生博物馆里陈列着不少优秀留学生在留学后带回国的物品,每一件都仿佛在诉说着物品所有者当年的留学经历和爱国之情。

参观感悟
今天的中国留学生博物馆之行让我对中国留学史有了全面的了解,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留学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老一辈留学生的回国报恩之路,正激励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回归祖国。他们为了报效祖国,无论回国之路上的艰难险阻,都义无反顾,肩负使命,有召必回,回到这片深爱的土地。我们是中华儿女,我们的根在中国,今后无论我们身处何方,都要谨记我们根系祖国。

本次参观活动不仅让我们很好的了解了中国近现代留学生的历史,使我们的知识面得到了扩充,同时也让我们更加坚定自己报效祖国的信念。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科技、国防、文教、经济等各领域需要大量人才。许多留学生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果断放弃了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毅然决然回来参与新中国的建设。他们为新中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伟大贡献,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这些后辈们,使我们更加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和坚定了报效祖国的信念。

在留学生博物馆,我们看到了追溯到公元前496年世界留学文化始祖孔子提出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游学”实践;我们也能感受到中国早期的知青和他们的赴美、苏联和赴日留学之苦以及鸦片战争后探索“中国向何处去”的赴美、赴日庚款留学,勤工俭学、自费、国费留学的有志青年们。就像周恩来总理说过的一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了救国而赴外留学,他们这种精神被后人一代又一代的继承下来,为国家和人民之富强而刻苦学习。对自己来说,我始终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只有刻苦努力学习才会有更好的明天,我会一直努力学习,使自己一天天变得更优秀。

在源远流长的留学生文化历史长河中,留学生们寻梦、追梦、铸梦、圆梦,谱写了世界文明的灿烂华章。古有孔子开创留学文化之先风;近有容闳成功促成中国最早官派留学生“留美幼童”出国留学,开创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出国留学事业新纪元。“学贯东西、天下归心”的留学生文化,“追梦兴邦、调和世界”的留学生精神。前辈们带回了海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奠基人和领导者。回看中国发展、腾飞历程与他们的卓越付出息息相关。今后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传承和发扬前辈们的留学生精神,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今天在部门的组织下,我们参观了中国留学生博物馆。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我了解了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去海外学习的众多先贤前辈。老一辈留学生的回国报恩之路,正激励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回家,在回国的这条路上,无论有多少艰难险阻,为了他们所深爱的那片土地,他们都义无反顾,有召必回。在了解了他们的爱国精神与报国情怀后,我被深深的感染了,当下的我们应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科教文卫各领域急需大量人才,面对国家的召唤,以钱学森、华罗庚、邓稼先等为代表的广大海外留学生通过重重阻挠回到祖国怀抱,他们带回了海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成为新中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奠基人和领导者,他们是新中国的无价之宝,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来重大贡献,他们心中怀揣着共同的中国梦,把汗水挥洒在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携手创造伟大祖国的美好未来。如今的中国正在崛起,正逐步跨进世界强国之林,正在完成一个光荣而伟大的历史使命——振兴中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