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上外体育运动队建设系列报道——跆拳道队
新时代上外体育运动队建设系列报道——跆拳道队
发布时间: 2021-03-25 浏览次数: 313

编者按: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现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体育教学部广泛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让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感悟体育精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综合素质,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特别推出上外学生体育运动队建设系列报道。







跆拳道校队成立于2002年,至今已有十九年历史。校队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体育教学部副主任、国家一级裁判员徐林副教授执教,训练内容严格按照品势、竞技分组细化教学,旨在提高本校跆拳道运动水平,积极响应体育素质教育号召。


获奖情况

跆拳道校队积极参与相关大学生体育赛事并屡次获得佳绩,为学校增光添彩。近三年获奖情况如下:

  2019年   上海市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 1金3银6铜

  2019年   第三届“跆协杯”上海市跆拳道联赛 5金4银2铜

  2018年  “太平洋保险杯”上海市第十六届运动会跆拳道比赛   2银3铜  综合评分高校第七

  2017年   上海市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 3金1银1铜

队员感想

马晶庭(17级):

今年是我学跆拳道的第八年,我在上外跆队的第四年,可是想起来第一次心情忐忑的站上道垫开始训练,好像就是昨天的事情。习练跆拳道确实是件辛苦事,要忍受疼痛,要经受磨砺,会留下疤痕。可是更多的是让我成为了更好的、更无畏的、更强大的马晶庭,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抱着这样的精神流血流汗,是种荣耀。每一次畅快淋漓的训练之后躺在垫子上流汗,每一次学会新技术之后踢出来的喜悦,每一次打赢比赛之后被队友拥抱的骄傲,都是最最宝贵的回忆。

敖景怡(18级):

对我来说,校队既是锻炼的地方也是放松的地方。虽然训练量挺大的导致肌肉经常酸痛,有时也会受伤,但总是笑笑就过去,该继续的训练还要继续。除了本身对跆拳道的热爱之外,更是因为有其他队员共同努力才使得在校队的日常弥足珍贵,和大家一起拼搏一起挥汗、一起大笑一起闹腾,大概是这种“青春”的感觉让人有些欲罢不能吧。同时也得益于老师和前辈在技术上的悉心教导,对于竞技和品势都在细节理解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知。真的非常非常喜欢在校队训练的感觉,而每年见证着新鲜血液的加入也十分令人心潮澎湃。希望校队能越来越好!

范静涵(18级):

在这两年的训练中,我认为我收获了很多。我既认识了自己的不足,在反思中成长;又学会了团结,与跆队相处的朝夕都让我倍感温暖。最重要的是,我懂得了对跆拳道精神-----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坚持,两年里,我受过很多伤,也输过比赛,但正是秉持着跆拳道精神在校队的坚持训练,才让我的跆拳道不断进步。

戚瀚雯(19级):


每次和朋友们说我去跆拳道校队训练,无一例外都会露出惊讶且敬佩的表情,然后说“那一定很辛苦吧!”说不辛苦那肯定是假的,但我更愿意用“充实”来代替“辛苦”这个词。

校队里有铁汉柔情的徐老师,超级nice的小伙伴们。作为品势组的吊车尾,大家都特别热心,特别耐心地带着我回忆品势各章,即使是我这种鱼一般的记忆,大家也从来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不耐烦,一丝不苟地抠细节,一遍遍地练习,力求把每个动作都做到位,做漂亮。

训练时间大家一起嚯嚯哈嘿,休息时间大家一起哈哈哈哈,虽然辛苦,但心特甜!爱大家,爱校队!

罗丹玉(19级):

这学期刚开始的时候,柔韧性条件变差了许多,体能上也不太跟着上。但是经过几个星期的训练,已经逐渐开始适应。训练的过程虽然很辛苦,但看着自己的进步,也很是欣慰。

罗尧(20级):

来校队训练已经一月有余,进入校队更像是进入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有专业的老师指导,优秀热心的学姐学长们引领,漫漫长路就显得格外温暖。

喜爱跆拳道是因为这是一门礼仪至上的艺术,更在于磨炼志气与胆量。

沙上有印,风中有音,光中有影,愿热爱之深无孤独之漂泊。


未来展望

希望跆拳道校队的队员们始终以高标准高要求严格自己,在挥洒汗水拼搏训练后,亦能继续保持在各大赛事上奋勇争先、一往无前的气魄,收获无愧付出的结果。同时也希望跆拳道校队能够吸纳更多优秀人才,整体实力在徐林老师的带领下能够更上一层楼,努力向高水平运动队靠拢。